top of page
46602455_s_love_20190518.jpg

牧養

​事工

scroll

「每次探訪結束,我心中總是充滿感謝,我感謝神的慈悲憐憫心腸,看到軟弱人的需要,讓探訪的或被探訪的彼此建造,相互鼓勵;我感謝神使用祂的教會,看見神國百姓的需要,願意更多地照顧關懷軟弱的肢體;我感謝神帶領我與祂同工,不是我能做甚麼,而是因祂知道我,祂要將祂對人的愛更多地向我顯明,感謝主。」

 

--孫大雯姊妹

摘自〈信友通訊〉2012年8月

教牧輔導中心

「透過牧者一次次的協談,釐清了我混亂的思緒,問題需要面對處理,但不再是困在問題的表面和痛苦傷害中,而看見了神恩典作為的軌跡和美好良善,讓我重新思考我的信仰、生命景況、態度、思想、認知、價值觀出了甚麼問題?透過牧者的引導,我深刻體會沒有神恩典的保守,無人能站立得住,我開始用感恩的心數算神在我生命中的恩典,眼光從被錯待的自己轉而定睛在賜恩典的神。」

 

--麗恩姊妹

摘自〈信友通訊〉2013年8月

分類
年度
日期
內容
新朋友關懷
1974
3月10日
崇拜後一樓交誼廳開始舉行交誼會。
|
1982
11月27日
成立「關懷新來者」事工小組。
|
1989
1月15日
舉行「接待座談會」,加強接待事工。
|
2009
1月1日
新來者跟進關懷事工,開始分3組輪流跟進3個月。
特殊關懷
2010
1月1日
展開葡萄小組、特殊親職等支持小組,並開啟個人或婚姻輔導協談。
|
2012
10月21日
教牧輔導中心成立。
|
2016
1月1日
教牧輔導中心改隸於協會。
|
2019
1月1日
教牧輔導中心改隸於台北信友堂。
探訪關懷
1957
5月2日
成立教會訪問小組(按:即探訪)。
|
1988
2月6日
邀集各團契分二天二梯次座談關懷探訪事工。
|
1988
3月6日
全面展開探訪關懷事工,分七區舉行,由長老和執事担任區長。
禱告關懷
1965
7月7日
週三晚上七點半「查經禱告會」,合併查經及禱告聚會。
|
1970
9月3日
每早晨八時半禱告會成立,並開放教育大樓地下室為靈修禱告場所。
|
1977
1月2日
晨更禱告會改於週一至六每日上午7:30。
|
1977
2月8日
電話禱告網成立。
|
1982
2月22日
電話禱告網計16線全面推動。
|
1982
12月22日
開始分區家庭禱告會。
|
1983
1月4日
週三禱告會改為分區舉行。
|
1985
1月20日
主日守望禱告會開始。
|
1988
4月10日
電話禱告網開始-使用答錄機於每週二、四、五、六傳遞代禱事項。
|
1993
1月3日
電話禱告網時間改為每週二、五晚上。
|
1993
2月3日
週三第一堂禱告會開始提供幼兒看顧。
|
1998
5月24日
電子郵件禱告網開始。
|
2000
1月2日
一樓禱告牆設置。
|
2001
8月5日
主日守望禱告會改到七點十分到七點卅五分。
|
2001
9月1日
週間早晨六點到八點,一樓交誼廳開放為禱告室,鼓勵弟兄姊妹來教會晨禱。
|
2001
9月2日
第二堂崇拜後「崇拜回應禱告會」開始。
|
2006
1月1日
週三第二堂禱告會改為有特別需要的肢體分別禱告,在四樓副堂。
|
2013
1月27日
週三第一堂禱告會,新增「牧長為個別肢體需要代禱」服事。
|
2015
3月1日
四樓禮堂於週間白天無聚會時開放本堂會友個人安靜默禱。
|
2017
9月24日
每月第1,4週主日上午11-12點為國家、教會禱告聚會。
愛心救助關懷
1989
2月12日
「愛心救助金」開始實施。
|
2006
11月12日
推行「好撒瑪利亞人事工」,鼓勵弟兄姊妹扶持、陪伴急難、有迫切需要的肢體。
|
2008
1月1日
「好撒瑪利亞人事工」改在各團契(包括信友、伉儷、雅斤、恩典)中徵召。
醫療諮詢關懷
1996
11月24日
開始推動健康事工,提供文字教導、咨詢服務、健康月等活動,提醒弟兄姊妹注意身體健康。
|
1999
3月7日
主日設『健康諮詢』服務台在一樓交誼廳,服務弟兄姊妹。
|
2003
5月11日
因非典型肺炎流行,配合政府於大門量體溫,並請弟兄姊妹配戴口罩。
|
2005
10月30日
為鼓勵弟兄姊妹定期運動健身,洽租學校之室內體育館,有羽毛球、乒乓球、籃球等場地供主日下午使用。
|
2009
11月21日
為預防H1N1新型流感,鼓勵進教會時使用酒精噴霧清潔雙手。
|
2010
10月25日
與聯合醫院婦幼院區合辦四大癌症健康篩檢。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