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友堂70週年紀念專網
hfpc70.org


信友堂主會堂

詩篇
第一百三十三篇
(大衛上行之詩。)看哪,弟兄和睦同居是何等地善,何等地美!
這好比那貴重的油澆在亞倫的頭上,流到鬍鬚,又流到他的衣襟;
又好比黑門的甘露降在錫安山;因為在那裡有耶和華所命定的福,就是永遠的生命。


第一代建築
前幢:主會堂
-
基本資料:
-
位置:即主會堂現址
-
建築類型:三層樓教堂,鋼筋混凝土結構,藍圖式樣由美國寄來
-
開工:1962.05
-
竣工:1963.05
-
拆除:1988.03
-
經費來源:英語部、國語部會友奉獻
-
促成建堂的同工群:陳維屏牧師夫婦、海侔登牧師夫婦、孟格美牧師夫婦、沈辰遠牧師、韓時俊長老夫婦、霍思美長老夫婦、許紹隸長老、李熙謀長老等。
-
歷任主要牧者:陳維屏、盧美村、寇順舉、沈正。
-
崇拜主要詩集:普天頌讚(濟南路時期)、萬民頌揚
-
樓層介紹:一樓辦公室、二三樓大會堂
-
-
特色:
英語部、國語部合作名為「信友堂」的開始,第一次建堂。

基本資料:
-
位置:即車庫現址
-
建築師:修澤蘭建築師
-
建築類型:四層樓鋼筋混凝土結構
-
開工:1968.11
-
竣工:1970.01
-
拆除:1989.03
-
經費來源:英語部、國語部會友奉獻
-
樓層介紹:一樓青年活動中心,二樓英語部使用、三樓國語部牧師館、地下室圖書館。
特色:
在這裡團契、練詩、查經、吃喝、禱告、談心…,是豐富信仰實踐的所在。
後幢:信友堂教育大樓


信友堂主會堂
第二代建築
第二代建築
-
基本資料:
-
建築師:陸國強建築師
-
建築類型:地面五層、地下一層鋼筋混凝土結構
-
開工:1988.03
-
竣工:1989.09
-
經費來源:英語部、國語部會友奉獻、銀行借款、信義路土地補償款
-
本堂擴建委員會:召集人/鄭昭;委員兼執行秘書/朱希斌;各組召集人-行政/王旌德、技術/何玉峯、規劃/陳元、財務/沈中興、動員/柯君重。
-
擴建禱告會:1988.01起,每週一次為擴建特別禱告
-
擴建期間因應:國語部主日崇拜及主日學商借華神,英語部主日崇拜用教育大樓。週間聚會用教育大樓。於主會堂完成後,辦公室先遷入新堂一樓辦公,英語部主日崇拜及週間聚會改在新堂一樓擧行。教育大樓拆除。
-
原教堂十字架、長椅及部分傢俱留用。
-
歷任主要牧者:沈正、康來昌、謝榮生、林炳宏。
-
崇拜主要詩集:讚美
-
-
特色:
-
因前瞻公元二千年之福音需要而改建。
-
外表純白無華,願意來的敬拜者,藉旋轉樓梯預備心,朝見等候我們的主。
-
外牆貼二丁掛面磚,配合清水泥斬石子收頭。女兒牆貼玻璃馬賽克及洗宜蘭石。
-
二、三層天花採冷杉壁板1.2cm厚X15cm寬,一至三層採雙層隔音窗。
-
二部電梯,各為12人份、6人份。
-